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海归设计师俱乐部成立仪式暨海归设计师与品牌对接
发布时间:2025-09-13 15:21 浏览量:2
近年来,国内时尚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曾在国际一线品牌任职或海外顶尖设计院校深造的设计人才回国发展。这些海归设计师既掌握全球前沿的设计语言,又深谙跨文化审美表达,为中国时尚注入了全新的创意活力。然而,在将国际化设计理念与本土市场需求相融合的过程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海归设计师俱乐部成立仪式暨海归设计师与时装品牌对接会于2025年9月12日上午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召开。
本次活动以“汇聚全球智慧,赋能时尚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众多海归设计师与知名企业家。会议通过搭建海归设计师与产业端的精准对接桥梁,不仅为设计师的创意落地提供了产业支持,更助力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与本土市场需求高效融合,为推动中国时尚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
海归设计师俱乐部正式成立,
以专业力量赋能行业升级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执行主席杨健详细介绍了俱乐部的成立背景与核心目的。他表示,当前时尚行业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行业对设计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海归设计师群体持续扩大,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服务功能也在不断拓展。然而,宏观环境的波动与产业内部的深刻变革,使得海归设计师在职业发展中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正因如此,成立一个专门服务于这一群体的俱乐部,已成为行业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自成立以来,32 年间始终将设计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核心,通过打造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国时尚大会等一系列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持续汇聚行业优质资源,为设计师成长与行业发展不断创造价值。而此次成立的海归设计师俱乐部,正是协会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延伸与完善。
从定位来看,俱乐部聚焦专业领域,专门面向有海归留学或海外工作经验且已回国发展的服装设计师,旨在为这一具备国际视野的群体搭建专属交流与发展阵地。其核心目的明确,既汇聚优秀设计师构建资源共享、经验互通的平台,为设计师匹配职业发展资源以提升行业知名度与影响力;也推动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与本土市场需求融合,为服装产业设计创新与国际化注入新动能。活动形式上,俱乐部将以多元化方式提供支持:定期举办主题沙龙、专题研讨等交流活动,促进设计师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还组织设计师走进企业及产业集群调研,助其了解产业实际需求,创造更多产业对接合作机会,推动设计成果落地转化。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王莹现场宣读了《海归设计师俱乐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围绕俱乐部的组织架构、会员权益、活动规划等核心内容展开详细阐释。海归设计师俱乐部以 “凝聚全球海归设计力量、推动中国设计产业升级” 为核心使命,经协会秘书处推选,聘任王海震担任海归设计师俱乐部专家顾问,陈鹏担任首届理事长;马莎、胡男、王智娴、魏来担任副理事长,王莹担任秘书长。随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为海归俱乐部核心成员颁发证书,标志着俱乐部核心管理团队正式组建完成。
海归设计师俱乐部理事成员在获颁证书后先后发表感言,言语间满含对俱乐部发展的期待与责任担当。
海归设计师俱乐部专家顾问
HAIZHEN WANG品牌创始人王海震
HAIZHEN WANG品牌创始人王海震于2003年毕业于伦敦师范学院,2005年又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学院,于2011年创立个人品牌,并成为首位在伦敦时装周登台的华裔设计师,其后将事业重心逐步迁回上海。在发言中,他分享了自己“从海归到归海”的心态转变,提及回国初期面临供应链不完善、本土市场对接难等挑战。同时他还以面料商转型VI设计为例,说明行业生态链正不断更新,强调俱乐部需推动设计师与产业资源联动,助力解决实际发展难题。此外,他感谢协会搭建平台,愿以自身经验回馈群体,推动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MASHAMA品牌创始人马莎
MASHAMA品牌创始人马莎对王海震的观点表示认同,并指出海归设计师虽然“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但当前行业仍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媒体环境快速迭代等多重挑战。她进一步谈到,新一代海归设计师普遍具备自媒体运营意识,却往往缺乏与企业有效合作和系统构建品牌的能力,存在一定的迷茫与实操瓶颈。对此,她建议俱乐部推出官方支持计划,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不仅帮助设计师对接供应链,更应推动其与产业实现深度联动,促进资源有效流转与价值转化,真正助力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上实现突破。
Nan Knits创始人胡男
Nan Knits创始人胡男在分享中展示了他专注于针织细分领域的多项创新成果,包括开发仿生甲虫肌理面料、膨体工艺(使针织有羽绒服质感,获Wallpaper设计大奖最佳时装系列)以及为Spinexpo展会做趋势设计等合作案例。他强调中国供应链有升级需求,海归设计师在细分领域、品牌出海中大有可为,他亦表示愿意为俱乐部持续贡献自身力量。
ZHIXIAN WANG品牌创始人
现任ACG野生未来时尚学院主理人
中英艺术交流委员会理事长
深耕时尚教育 10 年、长期合作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A)等顶尖院校的王智娴,结合对海外时尚教育的深度洞察,提出行业见解。她指出,海外时尚教育呈高度细分特征,课程覆盖材料设计、生物设计、可持续设计、时尚管理等方向,打破传统局限。当前行业人才需求也从服装设计师向多元化拓展,材料设计师、时尚传媒人才等缺口显现,凸显细分领域人才潜力。针对国内现状,她建议俱乐部需关注多元人才,发挥平台作用搭建人才与企业对接桥梁,既解决设计师 “有创意缺资源”的困境,也能通过人才与产业联动,推动行业向更专业方向发展。
黑神话BlackMyth品牌主理人
tntntutu创始人/品牌主理人
作为《黑神话》(Black Myth)的衍生服装品牌的负责人,黑神话品牌主理人魏来在分享“游戏+服装”跨界经验时指出,《黑神话》这类游戏 IP 凝聚着深厚的文化符号与全球影响力,而服装正是将虚拟情感转化为实体的理想媒介。因此,她拒绝简单的Logo印花设计,而是致力于通过面料选择、剪裁工艺,传递游戏蕴含的精神内核。同时,魏来也坦诚当前面临的挑战:中国年轻消费者对个性表达与文化认同的需求日益高涨,但品牌从线上起步,难以获取真实用户反馈。为打破这一局限,她计划在杭州开设首家线下门店,实现与消费者的直接连接。此外,魏来还希望借助俱乐部的资源与平台,推动品牌在国际范围内建立认知,让中国的文化创意不仅能够 “出海”,更能在全球市场中扎根生长。
海归俱乐部理事长
CHENPENG品牌创始人
中国美术学院服装系主任/副教授
安踏ANTA ICONIC联合创意总监
CHENPENG品牌创始人、中国美术学院服装系主任/副教授陈鹏在总结发言中提到,俱乐部核心目标是为海归设计师筑牢行业“基石”,推动其与企业家、行业资源整合。他提出三大核心方向:搭建权威交流平台,以沙龙、跨界合作促思想碰撞;深化产业赋能,整合供应链、资本、政府资源;助力国际发声,推动设计师品牌出海至巴黎、纽约。
“
时尚大品牌×海归设计师=?
在随后的时装品牌对接环节,歌力思、七匹狼、李宁、安踏、威可多、米休缇、江南布衣、UR、卓尚、雅莹等知名时装品牌与海归设计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周少雄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七匹狼董事长兼总经理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七匹狼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少雄围绕时尚产业发展态势展开分析,他指出行业话语权尚处起步阶段,虽品牌数量多但缺乏有长期风格体系的独立品牌,而当下生活方式东西方融合的趋势下,具备国际视野与美学素养的海归设计师将成为品牌迭代的关键助力。同时,他表示希望设计师 “懂企业”,既能平衡创意与商业,理解产品企划与营销的联动并将消费者内在需求融入设计,避免“太传统失未来、太冒进缺实力”,也期待与设计师构建 “价值共创共享”机制,以推动品牌平稳迭代。在行业建议方面,他建议投资者以更具前瞻性的眼光支持独立设计师,同时设计师需理解商业规范与企业投资逻辑以降低合作风险,此外还高度肯定了俱乐部在搭建“企业与设计师融合”平台、助力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高田
北京高田服饰服装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设计师
北京高田服饰服装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设计师高田对陈鹏“用量化指标设定三年目标”的务实态度表示赞赏,并希望俱乐部能够推动“点对点”式的人才输送机制,有效解决“品牌找设计师难、设计师找平台难”这一行业双向困境。她进一步指出,当前服装行业同质化严重,消费者购买新衣的意愿普遍不高。对此,她建议海归设计师应真正“落地中国”,深入理解中国市场、消费者习惯与行业痛点,积极从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汲取灵感,打造具有深刻文化烙印和记忆点的品牌,而非停留于表面的模仿与抄袭。高田认为,相较于国内,海外市场竞争强度较低、抄袭成本较高,而中国90后、00后群体文化自信日益增强,这正是海归设计师立足文化根基、构建独特品牌的黄金机遇。
熊凌
安踏集团首席人力官
安踏集团首席人力官熊凌表示,安踏“多品牌全球化” 战略,与俱乐部所秉持的 “国际视野 + 本土融合” 理念高度契合;集团高度认可海归设计师在 “连接东西方美学” 上的独特价值,目前已与陈鹏、马莎等设计师展开密切合作。未来,安踏期待该俱乐部能成为行业内的 “创意发生地与产业连接器”,并诚挚欢迎更多海归设计师加入,携手打造 “代表中国的世界级设计作品”,为安踏全球化布局的深化提供有力支撑。
王金石
UR集团亚洲设计中心创意总监
UR集团亚洲设计中心创意总监王金石谈到,作为时尚需求平台型品牌,UR对时尚包容度高,需多元化国际设计师视角。但在拓展海外市场中,发现国内外消费者需求存在代沟, 这就需要“懂中国市场+传海外经验”的海归设计师,助力产品与品牌调性融合。并且他对协会搭建平台表示感谢,希望与不同风格设计师深入合作,挖掘“创意+商业”双重价值,推动品牌“以中国视角出海”。
梁迎斌
卓尚集团尚加科创总监
卓尚集团尚加科创总监梁迎斌介绍,集团深耕女装领域 28 年,已构建起专业的面料中心与供应链平台,近期更在设计驱动升级与科创研发投入上持续发力。当前,旗下四大品牌正迫切寻求设计师合作,无论是独立品牌共创,还是专项设计系列开发,均持开放态度;同时,集团愿全面开放自身成熟的产业能力 —— 涵盖快速反应、品质管控、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为设计师补齐产业端短板,助力创意高效落地。此外,梁迎斌总监也表达了期待:后续希望能邀请俱乐部团队实地走访企业,进一步深化双方沟通,为潜在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王 菊
雅莹集团人力资源总监
雅莹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王菊介绍,作为拥有 37 年创业历程的企业,雅莹集团旗下多品牌矩阵已在全球布局 800 余家门店,业务覆盖中国、美国及东南亚市场;同时,集团分别在嘉兴、上海与巴黎设立创意中心,核心创意团队中半数以上人才均毕业于海外院校,具备深厚的国际视野与设计功底。当前,集团正积极寻找兼具“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国际设计语言驾驭能力”的优秀设计师——期待他们能以国际化的设计手法诠释东方美学内核,例如在可持续材料应用、细分生活场景服饰设计等领域深耕,切实解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此外,集团也急需针织创新、材料研发等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品牌 “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的发展目标注入核心动力。
王久林
北京格雷时尚科技有限公司董办外联经理
北京格雷时尚科技有限公司董办外联经理王久林介绍,企业深耕男装领域 31 年,已构建起多元化品牌矩阵——涵盖“VICUTU”、“GORNIA”、“RED VICUTU”等品牌,且为持续接轨国际设计前沿,每年都会派遣设计团队前往米兰、巴黎等时尚之都交流学习。他认为俱乐部“将海外优秀设计师引进来”的模式,有效弥补了企业单纯“走出去交流”的局限性,为企业与国际设计力量搭建了更直接的对接桥梁。未来,格雷时尚期待依托这一平台,进一步深化与海外设计师的交流与合作,携手推动男装行业共同发展。
漆 旺
李宁集团招聘负责人
李宁集团招聘负责人漆旺期望海归设计师的作品能够“融合专业运动与时尚”,助力消费者领略“专业运动之美”。通过俱乐部平台,推动中国李宁等系列与设计师的深度合作,传递国潮文化及专业运动的双重价值。
谢方明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
在嘉宾们精彩纷呈的分享环节结束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领导们做总结发言。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强调,协会将积极推动海归设计师与国内面料企业的对接,以优化供应链资源。同时,借助中国国际时装周这一平台,为设计师提供动态和静态作品展示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其知名度和市场转化率。通过陈鹏、波司登、雅莹、七匹狼等“通过时装周成长”的成功案例,充分说明了平台对设计师与品牌的重要赋能价值,并鼓励海归设计师积极参与其中。
杨健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执行主席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执行主席杨健对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从0到1”的突破性进展,而接下来的核心任务则是实现“从1到N”的拓展——即精准对接设计师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避免资源的错配。针对行业现状,杨健强调,中国并不缺乏优秀的品牌和杰出的设计师,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资源的高效链接”。协会将扮演“桥梁”的角色,积极推动双方进行深度沟通,确保合作项目顺利落地。
夏国新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夏国新对今日会议进行了精辟总结。他指出,海归俱乐部成立的初衷在于海归设计师拥有共同的经历,易于产生共鸣;同时,企业对国际化设计师的需求极为迫切,俱乐部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任建立”的难题。他高度肯定了核心团队的高素质构成——陈鹏(高校系主任兼品牌创始人,兼具教育与商业双重经验)、王海震(拥有丰富的海外创业经验)、马莎(国际合作经验丰富)、胡男(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王智娴(掌握教育端口资源)、魏来(擅长跨界创新),认为团队多维度的覆盖为俱乐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主席同时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通过校友和行业资源吸引更多海归设计师加入,以“人多资源广”的优势推动后续工作。其次,通过组织沙龙和经验分享会,促进设计师们“共享成功经验、规避失败教训”,拓宽行业视野。再者,借助协会资源,组织设计师走访知名服装品牌、面料企业及跨行业企业,深化对产业的认知,推动实地合作。他强调,核心成员需“积极参与活动”,以体现对俱乐部的重视,协会将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资源支持。期待俱乐部发展成为“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平台,助力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提升地位,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海归设计师俱乐部成立仪式暨海归设计师与时装品牌对接会的隆重召开,标志着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海归设计师俱乐部的正式成立。这一重要时刻不仅象征着中国时尚产业的新起点,更是对海归设计师群体的一次全面赋能。该俱乐部的核心目标在于打造一个集资源整合、创意孵化与商业落地于一体的长效平台,旨在为中国时尚产业持续注入创新动力,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一平台,海归设计师们不仅能够获得对接市场的专业渠道,还能与国内的时尚资源进行深度互动,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该俱乐部也为国内品牌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遇,助力其拓展国际设计资源,吸收全球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从而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海归设计师与国内品牌的紧密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升级路径,推动中国时尚产业从传统的“制造”模式向更具创新性和附加值“创造”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它预示着中国时尚产业将迎来更加开放、多元、创新的发展前景,为全球时尚界注入新的活力。